從基本知識到高級技巧,這裡是最全面的羽球比賽規則指南。了解比賽規則、得分制度、場地尺寸等重要資訊。無論你是新手或經驗豐富的選手,這個指南都將幫助你提升競技水平,享受精彩刺激的羽球比賽!
羽球比賽項目
羽球比賽隨著時代轉變,已成為台灣出眾的運動項目。更在2020年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(延遲至2021)國內好手李洋、王齊麟奪下男子雙打冠軍後,吸引了全球數以億計的愛好者發現台灣的羽球是多麽的發光發熱,成為現世代最流行的運動項目之一。羽球比賽項目目前有男子單打、男子雙打、女子單打、女子雙打以及男女混雙。雖然目前三打三對抗還沒正式列入國際羽球比賽競技項目之一,不過在國內一些比賽中,喜愛羽球的愛好者仍有機會參加。
羽球這個運動聽起來像是個人運動項目,但其實羽球團體賽也非常受眾人矚目。從國小羽球比賽到全國大學運動會都有羽球團體賽。一隊通常由10個人組成,但真正能夠上場的人數只有7人,分別是單打、單打、雙打、雙打和單打,總共5點 vs 5點。先拿下3個勝利的隊伍獲勝。比賽一旦開始,在教練交出選手出賽名單後,既不可更改選手也不能替換選手出場順序。
- 單打 v.s 單打
- 單打 v.s 單打
- 雙打 v.s 雙打
- 雙打 v.s 雙打
- 單打 v.s 單打
羽球比賽賽制
自1992年起,羽球被列為奧運會的正式項目。過往的舊賽制從7分五戰三勝改為15分3戰兩勝,直至2006年,為了避免換邊發球換到海枯石爛天荒地老,國際羽總通過21分新賽制(先達21分者獲勝,三戰兩勝)。在新賽制中以落地得分制的方式進行,跟過往的舊賽制稍微不同。並且同時規定在任一方先得到11分時,選手可中場休息30秒同時教練指導(但通常都會超過),依裁判而定。在第一局和第二局之間以及第二局和第三局之間選手可休息2分鐘,並在第三局任一分達到11分時,需交換場地。
p.s 在未來可能會實施以新賽制的方式(落地得分),先得11分者獲勝(5戰三勝)。在2018年曾在一些低級別的比賽實施,但最終仍無法投票通過。
羽球單雙打規則
1. 單雙打發球線與邊線
單打與雙打的前發球線都是同一條,位於離網子最近的線就是發球線。發球時,必須打超過此線,否則算發球失誤。而後發球線單雙皆不同,後面第一條是雙打後發球線,底線則是單打後發球線。在單打比賽中發球時,必須打進前發球線與底線(單打發球線)之間的區域 ; 雙打比賽中發球時需打進前發球線與雙打發球線之間的區域。(區域比單打小)
以下圖為例,單打比賽中,邊線球是內側那一條,如果超出此線都算界外球 ;雙打比賽中,邊線球則是外側那一條,所以雙打除了發球以外,能打的範圍比單打還要大。
2. 發球規則
✦ 無論單打雙打,發球時需要發對角線。
✦ 發球方的比分為偶數時,站右發球區發球,為基數時,站左發球區發球。
✦ 雙打發球規則稍微複雜一點,但我們一樣保持發球原則,分數為偶數時站右邊,基數時站左邊。假設你發球得分,你需要繼續發球,直至你們失分後,再得分時才換人發球。以下圖為例:
3. 發球超腰
我們常常看到在發球時,裁判立刻下犯規指令,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?最常看到的發球犯規就是超腰發球,通常裁判是由選手的球拍拍頭是否超過手腕而判定,並不是球拍是否高於腰部。所以發球時記得拍頭低於你的手腕以免歡樂大送分。
4. 球拍觸網或越網擊球
在羽球比賽回擊的過程中,球拍禁止越過網子、觸碰網子或甚至越網擊球。這些行爲都是犯規,馬上就會失去分數。那該怎麼判對是否有越網擊球呢?很簡單,通常裁判由你的拍頭是否超過網子上的白帶而判定,這也就是為什麼主審會坐在場地中間的原因之一。
5. 移位發球
羽球比賽在發球時,無論單打雙打,都禁止移動發球。發球時,只要在發球區域裡的任何一個位置兩腳站於定點發球都是可以的。同時,在發球者還沒發出球的時候,接發球者站於接發球區域的任一位置時也禁止移動,直到對手發球後為止。
6. DEUCE規則 (加分加賽)
無論單打雙打,一場完整的新制比賽中每局21分,採三戰兩勝制。如果雙方在終局時比分為20:20,需進入加分,這個時候,通常都是最令人刺激緊張的時刻,因為須領先兩分者才算得勝。例如:22:20、23:21、24:22,直至29:29為最終賽末點,30分為最高上限。
7. 決定球權
羽球比賽開始前,裁判會拿出一個謎之硬幣向上拋來決定哪一方有優先選擇權,勝方可選擇場地或是發球權,另一方則選剩餘選項。P.s 在一些非正式比賽中,有些裁判會拋羽球決定,球頭指的方向為勝方。
8.得分
新制羽球比賽中,球頭落地於有效區域內立即得分,因此很多實力懸殊的比賽中,一轉眼就結束了。有時候我們會看到球頭落於界內但最後的位置是在界外,但得分機制是採取球頭落地的位置而不是球最後的位置。提醒:如果球頭落於界外前,你的球拍不小心削到羽毛會被判失誤。例如:一顆非常遠的高遠球位於底線,假設你揮了空拍不小心碰到羽毛,然後球頭落在界外的話,會是對方得分,因為你touch到界外球了。